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中屯白沙和西嶼

澎湖自由行第二天
暢遊白沙島和西嶼島
飯店早餐後
驅車前往中屯風力園區~
中屯古地名叫做中墩
因座落於澎湖本島和白沙島間
形成土墩而得名
光復後取諧音為中屯~
興建永安橋和中正橋
北接白沙、南接澎湖本島
之後加上跨海大橋的興建
將馬公、湖西、白沙跟西嶼四個鄉市連成一氣
風力發電廠
位於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
2001年10月正式商業運轉~
已規劃為風車公園
成為澎湖縣白沙鄉的著名旅遊景點和新地標
此風力發電廠為台灣第二座
是澎湖第三代風力發電機~
8部巨大的發電機組
是澎湖最醒目耀眼的地標~
許多MV及廣告片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北海遊客服務中心~
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37之4號
入內參觀~
提供旅遊諮詢、遊艇服務、候船室、販賣部、餐廳等服務 ~
咕咾石~
司機已上車準備前往下一個景點~
轉身意外發現一片美麗的沙灘~
偶像劇的拍攝場景~
珊瑚貝殼沙灘潔淨無比~
完全沒有其他遊客~
美景唯我們獨享~
碧海白沙~
我們也來學學偶像劇~
你看~
 開心~
遊客來了~咱們趕快落跑吧
通梁保安宮榕園~
超過300年的老榕樹
是澎湖綠蔭最大的神木
大榕樹盤根錯節~
共計擁有95根氣根的老榕
綠蔭覆蓋廟前空地形成一片乘涼歇息的廣場
古榕歷史傳說~
清朝康熙年間商船行經通梁附近吼門海域
不幸發生海難
僅存一株樹苗隨潮水漂至通梁海岸
通梁村民將其撿回栽種於廟前
另一傳說~
認為通梁古榕
根據中國人的栽植習慣
大多在廟宇落成後才會栽種樹木
保安宮建立距今大約為200多年
通梁古榕可能只有200年的歷史
古榕綠蔭奇觀值得探訪~
澎湖跨海大橋~
全長共計2,494公尺
橫跨白沙、西嶼兩島間的吼門水道
遠望如海上長虹
1965年始建跨海大橋
1970年完工通車
解決漁翁島往來的交通困境
是澎湖群島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首次興建好的初期
曾是東亞一帶最長的一座跨海大橋
是台灣最長的橋
台灣公路編號屬縣道203線~
因橋樑腐蝕嚴重與橋梁坍蹋
1984年拓寬陸堤
1996年完工通車成為雙車道新橋~
走過跨海大橋進入西嶼~
童心玩創意~
我愛老漁翁~
跨海大橋在我手掌中喔~
用力拉呀~
西嶼~
愛在西嶼~
二崁聚落~
民國90年經內政部指定成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
近年來完成修復
交由「二崁村聚落協進會」
發展成為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各項小型展覽館
走入二崁~ 
常民生活館~
石牆~
簡單而古樸之美~
買些在地漁民乾貨~
社區博物館~
午餐~清心飲食店
西嶼鄉池東村77-2號

好菜上桌~
蔣經國總統任內親筆贈送別號
九屏~
西嶼西臺~
清朝劉銘傳所修之砲臺~
西嶼西臺為一凹下式建築~
四周築有內外城垣
牆內疊石成壇
壇上設有砲臺
約呈山字形配置~
目前全臺保存最完整且極具歷史價值的百年砲臺
 彈藥庫~
礮台~
劉銘傳籌劃臺灣防務
在西嶼外垵與內垵間高地

闢建砲臺一座
設置四門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
調皮搞怪~
 重要的軍事基地~
漁翁島燈塔~
座落於西嶼西南端的高地上
屬西嶼鄉外垵村 
漁翁島即為西嶼 ~
葡萄牙人先以葡萄文「漁翁島」標示於航海圖
荷蘭與日本等軍事地圖皆沿用翻譯成漁翁島 
先民自古以來即稱為「西嶼」或「西嶼頭」~
漁翁島燈塔設有霧笛、三座清朝中葉所設的鐵鑄霧炮,並留存早期使用的石葫蘆煙墩
燈塔始建於1778年
初為七級石塔
1875年改建為西洋式構造
命名為「漁翁島燈塔」
近年登錄為古蹟時
順應鄉民建議正名為「西嶼燈塔」 
燈塔立於花崗岩台基上
底部直徑約2.5公尺
塔身向上微微內收
塔頂與塔身高度的比例約為1:2 
塔內有螺旋鐵板樓梯
上層為圓拱型鑄鐵燈罩及風標
塔身外側離地面6.3公尺高的地方
有鐵管欄杆圍成的鑄鐵工作平台
塔高11公尺 
燈高60.7公尺
由燈塔園區俯視海景~
有機會觀賞到燈塔下南方海域著名的西嶼急流

西臺餌砲
重要戰略地理位置
見證二次大戰歷史
西嶼東臺~
與西嶼西臺為同期興築的砲臺
全名西嶼東炮臺
又稱作東臺古堡
西嶼鄉內垵村的軍事設施
建於清朝晚期
屬國定古蹟
內有圓拱形磚石構造的官、兵房及彈藥庫
與馬公金龜頭砲臺共同扼守媽宮港
可惜今天沒開放

大菓葉 ~
西嶼鄉池東村10號 

日治時期
為聯絡馬公與西嶼間海上交通
在大菓葉海邊闢建碼頭
挖取石塊泥土時
意外地發掘這片埋於土中、沈睡千年的壯麗柱狀玄武岩~
澎湖本島最容易親近的柱狀玄武岩
儘管天色已昏暗
依然掩藏不住柱狀玄武岩的壯麗~

小門嶼 ~
位於西嶼島的北端
與西嶼有寬約20公尺的水道相隔
現築有小門橋連結兩島
全島面積雖然只有0.5平方公里
但小門嶼的地質地形景觀
是澎湖群島的縮影
有活的戶外地質教室之稱
小門地質館~可以一窺澎湖的地質奧秘
此處可見外形呈現球狀結構的多孔玄武岩
特殊的鐵質石英砂岩、鐵質黏土層、參雜動物化石的灰殼岩以及受流水侵蝕的小惡地形等多樣貌的地質景觀~
島上最著名的景點「鯨魚洞」
因外型近似鯨魚頭露出水面而得名
鯨魚洞原為一玄武岩海崖
經過海水侵蝕作用
終成現今的「海蝕拱門」
讓人認識了海蝕地形的演進過程

晚餐簡單吃~ 
馬公商港夜景掠影
續住澎湖福朋喜來登酒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